2010-08
新闻来源: 《重庆商报》 浏览次数:时间:2010-08-19
铁路全线铺通后,部分施工人员在铁轨上合影留念。 新华社 图
昨日,铺轨机在宜万铁路恩施段铺设最后一段铁轨。 新华社 图
综合新华社等消息 昨日10时18分,宜(昌)万(州)铁路在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乡铺设最后一排钢轨,标志着这条目前世界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铁路成功穿越“筑路禁区”,实现了全线大贯通。
根据计划,宜万铁路将于11月底通车,重庆到武汉只需8小时。这段铁路是沿江高速铁路——沪汉蓉铁路中的一段,整个沪汉蓉铁路的全线建成运行后,将来重庆乘火车到上海将缩短到10个小时内。
7年奋战百年梦想成现实
经过5万建设者7年艰苦奋战,火车畅行土苗山寨的百年梦想成为现实。恩施白果乡瓦厂坝,宜万铁路全线铺通庆典昨日在这里举行,宁静的山乡沸腾了。
远近村民都不愿错过这一刻,纷纷赶往庆典现场。瓦厂坝村土家族老大爷孟运朝,早上7点就到了现场。古稀之年的他从未走出过大山,也没见过火车,但自从宜万铁路修过家门口,他就想坐上火车,去看看山外的大千世界。
中铁18局项目部经理徐辉,6年前来到这里,他将青春岁月铸进了鄂西群山。在庆典现场,他与同事们留下珍贵的合影,将这喜悦时刻永远定格。
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101年前建20多公里停工
宜万铁路总投资225亿元,是一条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I级电气化铁路干线。铁路全长377公里,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万州区,是进出川渝鄂西的东线通道。其中,宜昌东至凉雾段288公里为双线,设计时速为160公里。凉雾至万州段89公里,设计时速为120公里。
铁四院副总工程师苗德海披露,宜万铁路101年前就开建了,堪称中国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它的前身是川汉铁路,1909年由我国著名设计师詹天佑主持开建,从宜昌往秭归修了20多公里就被迫停工。1965年,国家打算续建,但技术实力不够,只得搁置。直到2003年,铁路才重新修建。
被誉为“桥隧博物馆”
这条铁路被称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在全球都创下了数项第一。
据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宝成介绍,宜万铁路全线共有253座桥梁,159座隧道,含54座双线隧道,34座风险隧道和8个一级风险隧道,桥隧总长度占线路全长的74%,有“桥隧博物馆”之称。工程主要穿过喀斯特地貌地区,区域性大断裂发育,岩溶广布,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地形困难,地质复杂,被中外专家和同行公认为世界级难题,是目前中国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宜万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张梅说,宜万铁路铺通标志着沪汉蓉快速大能力运输通道的完善,对加快川渝鄂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长度
宜万铁路全长377公里,其中湖北段324公里、重庆段53公里
桥梁
共有桥梁253座68.487公里,其中双线特大桥21座17.471公里,单线特大桥11座8.215公里
隧道
共有隧道159座338.771公里,其中双线隧道54座47.32公里,10公里以上隧道5座61.161公里
揭秘
宜万铁路成功穿越
20余暗河100余大溶洞
宜万铁路建设条件之艰、难、险,居我国铁路历史之最,被多位院士和专家誉为世界级难题。自2003年12月1日开工以来,广大参建者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成功穿越了20余条暗河,30余处高压富水大断裂、100余处大型溶洞,岩溶处理1088处,战胜了100余次突水突泥石等地质灾害。
据介绍,宜万铁路70%地段位于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岩溶发育规模、多样性、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及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其中8座Ⅰ级风险隧道建设中面临的突水突泥问题,属世界级难题。
影响
三峡游客将增两成拉动重庆物流业发展
“宜万铁路的贯通,对重庆和武汉两地的旅游影响深远。”重庆中国旅行社总经理廖伟认为,重庆和湖北正联手打造旅游资源长江三峡,宜万铁路可谓锦上添花。
廖伟表示,宜万铁路最大的好处就是给市民增添一个“三峡游回线”。“在此之前,我们游览长江三峡,大多数是坐船顺流而下,直抵宜昌,沿途游览白帝城、小三峡、三峡大坝等景点,不过当游览完之后返回重庆时就显得‘不太便利’,坐船逆流而上所耗时间太长,景点则是重复的,坐飞机返回成本又太高,而宜万铁路的通车,游客坐火车返回则是最好的选择,时间快,价格适中。”廖伟说,从宜昌坐火车返回要比飞机节约60%以上的成本,与游轮相比则要节约2天以上的时间。届时,两地的游客互动将会明显增多。“据我了解,现在每年两地大概有几十万人次的游客量互通,未来预计会有20%以上增长。”廖伟说。
除了旅游之外,宜万铁路的贯通对拉动重庆的物流产业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利好。润创国际物流总经理邱政昨日表示,虽然重庆到湖北的物流基本上都是水运,但铁路通车之后,重庆运往日本、东南亚的货物或许会将武汉作为一个中转点。“因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万吨级轮船,只能到武汉港,重庆的企业则可以将货物通过铁路运抵武汉,再装船出海。” 记者 杨雪峰 (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