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再一次考验了伟大的中国和全世界的中华儿女……
5月18日,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接到安徽省建设厅选派队伍赴四川汶川抗震救援的指示后,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立即组建了一支由二公司38名员工、13名党员组成的抗震救援突击队,冒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的威胁,日夜兼程赶赴灾区,先于其他救援队伍,第一个投入到抗震救援之中。
北川县擂鼓镇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也是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抗震救援的主战场。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好抗震救援这一仗,局抗震救援突击队没等救援人员、施工机械全部到位,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下设现场救援和后勤医疗两个党小组。
局抗震救援突击队救援的主要任务是疏通道路、清理废墟、平整场地、搭建帐篷、安置灾民。共调集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机械设备12台,以及必需的救灾物资。
5月21日,局抗震救援突击队从成都一路急行军200多公里,直奔灾区。晚上9点抵达救援现场后,救援人员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平整场地,搭建帐篷,半夜12点便按照当地指挥部的要求,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之中。
5月22日一大早,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动员全体党员发扬“不屈不挠、众志成城、友爱互助”的抗震精神,以神圣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誓夺抗震救援斗争的胜利。全体共产党员郑重宣誓:“灾情就是命令,灾区人民的企盼就是我们的使命。”纷纷在党旗上签名,决心以自己的行动展示党的先进性。
擂鼓镇作为灾区县政府过度性临时驻地,县各部门、中小学以及众多灾民要安置在这里,小镇人口当时由5000多人激增到4万多人。看到那么多灾民淋在雨中,风餐露宿,局抗震救援突击队非常着急,立即将现场救援队员分成两个组,配合机械设备投入战斗,一支清理废墟、平整场地;一支打通周边公路。尤其是危房拆除,楼房高、危险大,考验着每一个救援人员。每次拆除前,都要研究拆除方案,排查安全隐患,确保队员人身安全,确保灾民财产不再遭受损坏。
在抗震救援中,局抗震救援突击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抗震救援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前线指挥长聂勇,连续十多天一直盯在现场,每天最多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恶劣的环境和超负荷的劳累,使他的支气管炎严重复发,要靠成把成把的药来稳定病情。党支部副书记李伟自进入擂鼓镇以来,每天往返于救援现场和市、县指挥中心,保持联系沟通,确保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党支部委员、救援队总工牛子民白天深入工地, 了解掌握危房情况,对危房结构和损坏程度做出全面鉴定,晚上则在地铺上制定拆除方案。潮湿的环境、不规律的饮食,使他胃病复发,但牛子民同志忍着疼痛,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5月25日晚9点,局抗震救援突击队接到武警水电某部的请求,需立即修建一座1200平米的停机坪,用于米格26直升机吊运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机械。共产党员、局工管中心总工胡根友立即带领突击队员察看地形寻找地块,组织机械平整场地,拼抢3个多小时胜利完工,随后又连续奋战24小时,吊卸工程机械42台套,保证了武警水电部队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的需要。北川煤矿受灾严重,救援突击队要打出一条救灾通道,突击队副指挥长、党员尹长江每天工作长达14个小时,衣服淋湿了、腿磕破了,他无暇顾及,累了困了就在现场迷糊一会。他和队员们不顾山体滑坡、余震不断的险情,开辟出400多米的便道,抢出被山体掩埋的6台机械,为煤矿恢复生产创造了条件。技术主管、党员齐锋波,始终坚持在现场,不仅指挥危房拆除、灾民临时居住点场地平整、吊卸作业等,还带领队员挨家挨户清理人员和物品。小齐只有23岁,老家陕西也遭受了地震,母亲有病,一年没见面的未婚妻打电话要他回家,接到赶赴北川的命令,他把请假条揣了起来,立即赶赴前线。未婚妻鼓励他说,“北川挺得住,你能挺得住,我也能挺得住。”5月27日,救援队正在拆除擂鼓镇办公楼危房,突然遇到余震,队员们紧急疏散,刚一平静,大家就投入到战斗中,经过4个小时的清理,将镇政府9枚公章全部找齐,在废墟旁举行了简短的交接仪式,镇党委书记李正林连声说:“我们亲如一家啊”。在抢修通往麻柳湾的乡村公路时,一面是湍急的麻柳河,一面是陡峭的山体,再加上余震不断,随时都会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危险始终威胁着救援人员。5月28日,在抢修一段垮塌的路段时,突然发生了5.4级余震,两块直径2米的巨石滚落下来,距领工员张林仅仅4米,但他临危不惧,在排除危石后,又继续和同志们投入战斗,打通道路,把被阻隔的二炮部队的大型机械抢了出来。负责材料供应的周志刚,每天到3公里以外的加油站排队买油,最多时来回五、六次,保证了机械用油。一有空还主动承担起后勤服务工作。一个多月里,先后有4名队员向临时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张林等3名队员被列为发展对象,周志刚火线入党。
在抗震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心系灾区,奉献爱心的感人事迹随处可见。6月12日,汽车司机、党员梁雨生从北川县城返回时已经很晚了,疲惫不堪,在距离驻地3公里处,一个中年妇女突然跪在路中间,老梁停下车,上前打听情况,当得知她家中有病人需要紧急抢救时,老梁二话不说,把病人送到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回来时已经凌晨5点多钟了。副指挥长、党员尹长江自地震发生后,他先后捐款、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在这次救援中,他又掏出500元救助一名读初三的女孩。在抢修通往苏保乡的道路时,党支部副书记李伟遇到了一个叫王岩玲的4岁小女孩,与家人失散了,光着脚丫,一个人从山上下来。李伟带她来到驻地,给她做饭吃,还买了一双球鞋给她,又把小岩玲送到北川八一幼儿园。为使灾区的孩子过上灾后第一个儿童节,局抗震救援突击队积极参与北川八一幼儿园建设。该幼儿园是北川县当时唯一灾后重建的临时幼儿园,附近百余名幼儿将入园接受教育。5月28日,抗震救援队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对幼儿园选址所在地进行平整,施工面积约2200平方,有土方230方,为幼儿园按时开学提供了条件。“六一”儿童节前夕,抗震救援突击队还自发地捐款3500元,购置书包、文具和图书,捐给幼儿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师、家长的高度赞誉。
大灾之后防大疫。救援队带去了1万多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在江苏省防疫队到达之前,局抗震救援突击队承担了周围0.5平方公里的防疫任务。在清理废墟过程中, 防疫小组3名党员跟班作业,不顾自身安危,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危及灾民,还对灾民点生病的群众及时进行医治,使7名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在拆除一座危房中,局抗震救援突击队挖到了一个银碗和一张4万元的存折,马上交给了镇政府,失主认领回去后,逢人便说:“铁四局就和解放军一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镇上一个五金商人出价5000元,请救援队抢运他的货物,救援突击队按照镇的部署去做,坚决拒绝了他的酬谢。镇领导高度评价救援人员:你们铁四局守规矩,代表了安徽的形象。
在救援中,局抗震救援突击队员和灾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柳林村的一对夫妇被救援突击队安置后,他们将家中的电视、冰箱提供给救援突击队使用,还义务帮做饭,当起了临时炊事员,看到救援人员的衣服破了,从自己的帐篷中拿来针线缝缝补补。
局抗震救援突击队员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个多月里,51个人挤在10顶帐篷里,每个帐篷只有8平方,要挤四五个人,开始几天吃的是方便面,喝的是瓶装水,天气多变,时而暴雨如注,时而骄阳似火,雨水灌进帐篷,潮湿无比,很多人得了湿疹,天晴时帐篷内的温度高达42度,难以入睡。可再艰苦的条件也动摇不了救援人员的决心,再多的余震也无法撼动救援人员不屈的斗志,救援人员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灾区忘我地战斗!
到6月26日,经过36天的顽强拼搏,局抗震救援突击队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抗震救援任务。共打通道路2.6公里,平整场地12万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2万多立方,拆除危房5.7万平方米,挖出被埋车辆8台,抢运救灾机械物资300余吨,清理遇难者遗体2具,建厕所3个,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百余顶,为63户受灾群众搬迁了财产,为擂鼓镇派出所、北川县公安局、幼儿园、山东援建单位、江苏卫生防疫队、绵阳气象局服务队等10余家单位的安摊临建平整了土地。局抗震救援突击队以共克时艰、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了灾区人民的普遍赞誉,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授予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抗震救援突击队“中国中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抗震救援突击队“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文稿整理:王保良、王传七 贺颖)